
财政自律化:裁减政府预算和所得税
1979年首任任期内就裁减十亿英镑政府预算
撒切尔一贯强调要尽可能控制政府的支出和敛财。1979年撒切尔首次出任首相后,就裁减十亿英镑的政府预算。1987年英国的财政收支已由过去长期的财政赤字转为财政盈余,这是自50年代以来未曾有过的状况。在1988~1989年度财政情况和预算报告中,已编制和提出了财政盈余预算。公共方面借款需求不断压缩,公共方面借款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不断下降。 [详细]
任期内公司和个人所得税率持续下降
1983年,英国抵押税的退税额提高到三万英镑。1988年财政大臣尼格尔•劳森宣布将所得税制简化为两档:高收入者税率从过去的83%降低到40%,普通税率从过去的33%降到25%。撒切尔时代的英国公司所得税税率也是不断降低,1979年公司所得税税率为52%,1984年降为50%,1985年降为45%,1986年进一步降为40%,到1987年降为35%,1988年仍继续维持35%。而且对中小企业每年利润不超过10万英镑的和在10万英镑到50万英镑之间的,还可在税率上给以一定的照顾。美国《新共和》杂志在纪念文章中提到:“撒切尔使数百万低收入工人大大减轻了税负,同时保持了财政盈余……她让英国的中产者摆脱了上流社会的势利眼和旧工会的欺凌。” [详细]
政府精简化:“有必要将商业精神引入政府”
1979年至1990年,英国政府为提高效率裁员十七万人
1979年撒切尔一上台,即聘任玛莎百货总裁德里克•雷纳为政府效率顾问并在首相办公室设立了一个效率小组,对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运作进行全面调查分析。雷纳带头的工作组之后向白厅提交报告,指出裁减大部分公务员的固定岗位每年能为纳税人省下7千万英镑。按照他的建议,英国行政部门1979年至1990年内裁掉了十七万人,且裁减的大多为高级公务员。1987年的统计显示,八年来精简公职人员提高的效能相当十亿英镑。 [详细]
1980年开始,英国政府的公共服务逐渐向市场招标
1989 年,英国政府要求地方政府使用竞争投标的方式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这意味着在公共服务领域和政府机构中开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早在1980 年,撒切尔政府在《计划及土地法案》中,规定地方当局必须将建筑物和高速公路的修建和维护以竞争性投标方式承包给私营企业。1983 年政府又将强制性竞争投标适用的范围扩展到医院和伙食供应和清洁工作。1985 年“运输方案”规定地方的公共汽车运输必须通过投标实现商业运行。1988 年《地方政府法》进一步明确规定政府必须将学校膳食、垃圾收集、街道清扫等七项服务项目举行投标。 [详细]
国企市场化:“民众应该成为股东”
1979年—1988年,英国的主要垄断国企纷纷成为公众持多数股的市场化企业
1979年,英国石油公司首先出售5%国有股份,收益2.76亿英镑。随后,英国工党政府时期组建的“英国国资委”——国家工业局的主要组成部分纷纷市场化。宇航公司51.6%的股份、英国联合港口公司51.5%的股份、大东电报局49%的股份被出售,国际航空无线电公司被整体出售。1986年,居于垄断地位的英国煤气公司被全部售出,两年后,英国钢铁公司变为私有,此刻,撒切尔明确表示,私有化“无禁区”,不仅罗弗汽车公司、英国煤矿公司将实行私有化,并且,全国供电局、全国水务局等“自然垄断”部门,也不例外。国企私有化,在英国遍地开花。 [详细]
1984年—1986年,英国电讯公司向平民出售半数股份,募集的资金是预期的9倍
英国的国企私有化,并不是很多前共产国家改革的皇亲国戚间内部交易。大多国企的市场化进程中,雇员拥有优先认股权,平民购股方便。此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英国电讯公司的市场化改革。
1984年,英国工业部决定出售电讯公司,售价约20-40亿英镑,凭经验估计股市筹资额最多不过4亿英镑。按剑桥能源研究协会的创始人丹尼尔•耶金和约瑟夫•斯坦尼斯瓦夫所著的《制高点》记载,在此之前,英国“电话系统作为邮政的一部分,拥有许多国企最恶劣的特性:官僚压制技术创新,用户被藐视,买台新电话要等好几个月,而且用户不能自由选择服务种类。”
而撒切尔夫人一直鼓吹“民众应该成为股东”。在英国电讯公司出售案中,电信公司的50%股份直接向公众发售,公民可以在邮局进行购买,也可以以分期付款形式购买股份,对电话费多的人有优惠。超过两百万人购股,其中一半是平生首次投资。3年共筹资36.85亿英镑,同时公司提供的通话种类多了,话费也降了。这些实惠让消费者动心,私有化运动终于得到多数选民支持。“撒切尔改革”的效果,使90%英国雇工拥有他们所在的企业的股份,其中一半有不止一家公司的股票,20%有超过四家公司的股票。英国大众在二战后首次受激励自发创造财富,而非依靠政府的再分配苟活。 [详细]
工会民主化:“法律不能豁免工会强迫入会”
1982年—1988年,英国出台促进工会内民主选举、不记名表决、工人自由入会的法律
中国人对撒切尔夫人有个常见误解:她在首相任期内镇压了工会和工人运动。实际上,撒切尔政府的举措与其说是镇压工会,不如说是促进工会的民主化。1982年英国国会通过《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会的纠察行为只发生在直接雇佣工会会员的企业,换言之,下游企业的工会成员去纠察上游供货商的员工违法;并且规定不能强迫工人加入工会。1984年英国国会通过《工会法》,要求所有工会领导岗位每五年必须改选一次,将选举从举手表决改为不记名投票,以免工会领导迫害投反对票者,会员邮寄选票的支出由政府补贴;要求工会每十年验证一次资金;并要求工会的罢工决定必须要经过成员进行不记名表决,获得多数同意后才能实施。1988年英国国会通过《工会与雇佣法》,规定工人在罢工期间能自由选择是否上工,工会的罢工必须有多数会员在不记名表决同意后才能免于企业的索赔起诉。尽管英国的工会成员占工人比例从1979年的51%降到1997年的18%,但英国工会持股比例从从1979年的6%上升到1997年的29%。在撒切尔夫人及继任者的推动下,英国工会成为更能为工人服务的经营实体。 [详细]
1984年制止煤矿罢工的警察只能使用警棍和警犬,避免工人伤亡
1984年6月18日,英国南约克郡欧格里夫煤矿罢工被警方阻止。这在中国一直被称为“武力镇压”,有人形容为“血腥”,有人赞美为“铁腕”。但组织欧格里夫罢工的英国全国矿工总工会“飞行纠察队”事实上从1974年开始已经成为工会的机动武装力量,而相对应的英国警方是第一次在本土部署镇暴队,极忌惮出现死亡事件。警察在出现在煤矿门口前,准备了大批救护车,飞行纠察队员被从普通罢工工人中甄别出来,警察被禁止使用火器,只能使用警棍、骑警冲锋、警犬,高阶警官对一线警力发布明确命令:“你们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准打他们的头!只能碰躯干!”。这完全不是其他国家那种动辄伏尸遍地满目鲜血的“镇压”。 [详细]
安定北爱尔兰:“恐怖主义无法摧毁民主”
为反击恐怖组织,撒切尔尽力寻求北爱统一主义者和美国、爱尔兰的合作
1980年代的英国处于事实上的内战中,信奉社会主义的“北爱尔兰共和军”(IRA)等恐怖组织在英国和爱尔兰境内常发动不区别平民与军人的无差别恐怖袭击。撒切尔就任首相未久,1979年8月27日,北爱尔兰共和军发动两次袭击,在爱尔兰海滨炸死英王表亲蒙巴顿勋爵及随行三人,在沃伦角炸死18名英军士兵。为反击这些袭击,撒切尔推行北爱尔兰防务“乌尔斯特化”,让北爱尔兰亲英的统一主义者扮演更重要角色,提升乌尔斯特防卫军团和皇家乌尔斯特警察的地位。英国政府同时要求美国与爱尔兰——IRA的资金与人力发源地——政府尽最大努力合作对抗恐怖组织。 [详细]
反恐不是抛弃民主,1981年在押的爆炸案制造者能被选为地区议员
值得注意的是,北爱尔兰从来不是因军事占领而留在英国。从1985年的《英爱协议》到1998年的和平协议,大不列颠政府从来承认北爱尔兰人民有自由决定是否留在英国的权利,并且举行过不止一次全民公投。撒切尔首相对恐怖分子的敌意和对民主制度的信任同样坚定,反恐不代表抛弃民主。
1981年,一批爱尔兰共和军和爱尔兰国民解放军的囚犯,在北爱尔兰的美斯监狱举行绝食。其中发起绝食的爆炸案制造者波比•山德士,4月1日的议会选举结果显示他得票30,492张,胜过竞选对手的29,046票,被当选为弗马纳及南泰隆选区下议院议员。1981年的英国法律不禁止在押刑事犯参加议员选举,所以恐怖分子也能当选。 [详细]
撒切尔就任前,英国经济增长率是G7国家中最糟。撒切尔任内,英国的经济增长率是西德近两倍,在G7国家中排第三。撒切尔继承的是每况愈下的不列颠,留下的是富足和自由的不列颠。她与丘吉尔、小皮特一样,是英国史上最优秀的首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