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牙的华人刚开始流行开廉价零售店的那几年,只要这个店的地点不是过于冷僻,100--200平米的小店,一个圣诞季就基本可以把本钱赚回来了。
如今这种好光景,不复存在了~
现今,华人的零售店越开越大,面积少则1000平米,大的店铺,面积可达5000平米。至于生意是不是因店越大而越好,只有那些店主才知道了。
有的人关店,有的人开新店,有的人卖店……。有的人赊账太多,入不敷出跑路了,留下批发商无奈的眼神。
前几日,路遇一熟人,问起他店的境况,他说:早关门了。
他开店的时候,我还在打工,新开业那几天,每天都3000多欧元的营业额,让我羡慕不已。现在居然关门大吉了,实在让人惊讶,这可能就是中国人在海外可以一夜暴富,也可能一夜一贫如洗的众多故事之一吧。他的店附近可能又开了新店了,把他给挤了。
中国人看到某家店生意好,就会想方设法在附近也开一家同样性质的店铺。早年是中餐馆。看到某个区份,某个城市,有家生意火爆的中餐馆,就绞尽脑汁在附近捣腾一家餐馆出来。开出来后,不是菜的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一个劲的放价格,搞的中国人大家都不赚钱,只是便宜了老外~~。最终恶性竞争的结果,就是中餐馆在葡萄牙的质量,口碑每况愈下,由原来葡萄牙人对中餐的新奇、好吃,沦为脏乱差的形象。这个结果是很令人痛心的。以至于直到现在,葡萄牙的中餐业都处在奄奄一息的境地。
现在只有零星的中国人还在经营中餐馆,多数中国人都已经转向小商品的批发与零售行业。
中国人零售店之间的竞争与中餐馆之间的恶性竞争如出一辙。同样是放价格,同样是如何以低价打击同胞的店。最后搞的大家都不赚钱。葡萄牙人的超市,商品价格是一年一年往上涨,中国人的零售店的商品价格非但不涨,还往下降。去年地拖桶零售2.5欧元一个,今年变成2.0欧元了!去年扫帚2.2欧元,今年变成1.8欧元了。
韩国人抱成一团,一致对外,中国人呢?聚在一起窝里斗!
本人的小店,也有6年历史了。只有100多平米。6年来,生意只能说是稳定。这个地方在我开店之后,又开了其它几家中国人的零售店。像多数地区一样,有的人得以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人只好另寻落脚点了。
我的小店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但这个小店是我们一家人主要的收入来源。六年来,在这个小地方,生了两孩子,买了车,买了房子……,让我一家人过上算不上富裕,还算过得下去的生活。
圣诞节,就在眼前,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店里~
感受着又一个圣诞季~,2014,我不怀念,但我会感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