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生而自恋,我也是。
没开玩笑。我家里就有个小孩儿,她不仅占据着我的生活,同时也表现着那些人类最初的自恋症状:三岁的她总期待得到别人的关注,没有所谓的同理心,想得到不切实际的特殊照顾。这是不是像极了儿时的你?
"自恋"一词或许稍显夸张,但是我们生命开始时都是一种“我,我,我”的态度——尽管这说不上对错。“孩子天性就是超级自我”。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苏珊-克劳斯-惠特伯恩博士认为:”他们还不具备那样的认知去考虑自己以外的人的看法。随着年龄增长,这才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
至少多数人是这样的情况。
即便我们成熟了,知道了同情与谦逊(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除外),年幼时的自我部分仍会残存。事实证明,这并非坏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和注重别人眼中的自己是有益的,不过,跟许多事情一样,这些品质需要根植于现实的期望并加以节制。“健康的自恋”拥护者不在少数,已然被心理学界认可。
自恋到刚刚好,有以下益处:
更好的成人
每一代人似乎都认为他们的后辈有一段时间非常自恋,这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年少总是轻狂,唯有年纪增长,才会慢慢成熟。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少年尾巴成人前奏的这段时期,健康的自恋可以帮助我们顺利的避开错误处理危机,脱离父母赢得自立。
降低焦虑和抑郁
这点颇有意义。健康自恋者在群体中会更少担忧锻炼问题。他们会更勤于健身。这一点还是很符合逻辑的:如果你在乎别人的眼光,而且有这更高的自我价值感,自然而然的,你就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你为什么锻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健康。(值得注意的是,过分自恋可能会导致锻炼过度,饮食失调,把握度是关键)。
有利于求职
惠特伯恩还表示,且不论好坏,雇主更青睐那些关注自己外表并花时间修饰自己的人。在竞争激烈的求职过程中,自尊自信是大有裨益的,毕竟面试者场合中就是需要自吹自擂。因此,最近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自恋者比同资质的谦逊者在面试中更为成功也就不足为怪了。
建立更巩固的人际关系
过度自恋会让人几乎无法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但是,适度的自恋会让好处多多。坚固的自尊自爱观念会引导人们减少对他者的需求,不将自身幸福建立在别人身上——这无疑会帮助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自恋者不必要靠别人的认可过活“。惠特伯恩说,”他们有足够的自我欣赏,无需小心翼翼看人脸色。这对人际很有益,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