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华人张先生在伦敦格林威治的Sainsbury's超市购买奶粉时,被店员认出其“曾在一周前购买过100罐奶粉”,于是怀疑他非法经营拒绝向其出售商品,张先生被强行赶出该超市。

记者获悉,恒天然奶粉今年以来价格已上涨了36%。据悉,新西兰政府上周宣布位于NorthIsland 北部的Northland 发生旱灾,其他地区可能紧随其后也会出现旱情。澳新银行预测,生产46%新西兰牛奶的Northland地区的奶农将面临极端旱情。

记者获悉,恒天然奶粉今年以来价格已上涨了36%。据悉,新西兰政府上周宣布位于NorthIsland 北部的Northland 发生旱灾,其他地区可能紧随其后也会出现旱情。澳新银行预测,生产46%新西兰牛奶的Northland地区的奶农将面临极端旱情。

2月28日,深圳罗湖口岸,从香港拖带大批奶粉过关的水客聚集在广场前,等待水客头进行交易。

2月28日,深圳罗湖口岸,深圳水客从香港拖带大批奶粉过关,抢在奶粉限带令生效前囤购港产奶粉。

2月28日,深圳罗湖口岸,深圳水客从香港拖带大批奶粉过关,抢在奶粉限带令生效前囤购港产奶粉。3月1日起,香港对离境人士所携带出境的奶粉数量限制为每人不得超过两罐,违例者一经定罪,可被罚款五十万元及监禁两年。

2月28日,深圳罗湖口岸,深圳水客从香港拖带大批奶粉过关,抢在奶粉限带令生效前囤购港产奶粉。

香港消委会仅一月份就接到近60宗有关婴幼儿奶粉的投诉,数量已经达到去年的一半。投诉内容主要针对奶粉缺货,但也涉及无良商人趁机哄抬奶粉价格的。根据其中的一宗投诉,原先价格287港元的某牌奶粉竟然被炒到近600港元,比原先涨了一倍有余。

一些香港市民认为,内地客蜂拥而入,抢占了香港资源,给他们的生活造成许多不便。 “水客”大军带来的种种负面问题在2012年9月集中爆发,至今仍有零散示威活动。从2012年9月15日开始,香港数百名网民响应社交网络号召,集中到上水站C出口外附近范围示威,抗议来自内地的水货携带者充斥着上水站,从事走私活动,长期霸占著附近的通道,又促使到该区货物价格上涨,影响到北区居民的生活。

于是矛盾的焦点又一次集中在了内地水货客和自由行的政策上,香港报纸也纷纷打出“保港奶喂港B”的头版标题。其实有关奶粉的矛盾早已不是第一次,此前的一场内地客奶粉抢购狂潮曾经使香港各大超市的进口奶粉集体断货,药店奶粉大幅度提价,甚至有内地家长与香港家长在排队抢购奶粉时大打出手。

2012年7月23日报道,20日深夜,广州市工商局在官网公布了近期对市面上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的抽检结果。知名品牌光明奶油、南山奶粉均在不合格之列。2012年5月9日,上海,超市内出售的光明牛奶。

2012年7月29日,看到羊在专心吃食,韦星雨从艾蒿水里捞起毛巾,把两只奶羊的乳房反复擦干净。把刚出的奶挤掉不要后,韦星雨左手拿塑料桶、右手开始挤奶。不到5分钟,塑料桶里就装了近3升奶,厚厚一层奶泡浮在表层。

2012年7月29日上午9点半,长沙县黄花镇长龙村新桥组,为了让女儿喝上放心奶,最牛“奶爸”韦星雨在自家顶楼养了5只羊,每天割草、挤奶不亦乐呼。

完达山滞销奶粉仓库,出厂价总额超过80万

完达山滞销奶粉仓库

2010年8月17日,山东青岛,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厂房内。婴儿配方奶粉生产线。“激素门”后,圣元奶粉曾在其官方网站上回应,表示“圣元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

2010年8月17日,山东青岛,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厂房内。仓库里的奶粉原料。有专家认为,国家已经有明文规定,不得在食品中添加激素,怀疑如果牛奶遭激素污染,可能来源于产奶环节,问题可能出在养殖环境。
相关图集:中国人的奶粉“恶梦”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时下,食品安全问题备受非议,毒奶粉之后,中国的奶粉行业一路走低,人们越来越关注进口奶粉,而不敢买国产奶粉。就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今天(28日)举行了"国产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对相关问题给予说明。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在发布会上表示,此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委托曾第三方检验机构对北京以及周边省会城市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和原装进口的婴儿配方乳粉进行质量调查。随机抽检了25个品牌,其中国内生产的国内品牌有13个,国内生产的国外品牌有3个,原装进口品牌有9个。检验指标达到了20项,其中主要营养指标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五项,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5项,另外还有一些矿物质指标和污染物指标等。
检验结果表明,包括国内13个品牌和国外在中国生产的3个品牌在内的16个国家国产品牌,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实际检测数值也都非常好。9个原装进口产品中有3个产品不合格,其中有一个产品的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比例和钙磷比这两项指标都不达标,另外两个产品均为钙磷比不合格。这次质量调查的结论是,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在国内生产的国外品牌,在质量都好于进口产品。价格上,进口品牌的价格也要比国产国内品牌高出近一倍。
在谈到我国的婴幼儿乳粉的产品标准时,刘美菊介绍到,2009年我国曾对《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进行了第三次修订,在此基础上,2010年4月1号正式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这个新标准是我国婴幼儿乳粉的第四代标准,许多指标也等同于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的标准,这些标准在技术上是先进的,而且可以算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
记者了解到,在原料方面,目前生产婴幼儿乳粉的主要原料是生鲜乳和乳清粉,其中生鲜乳是当地资产,而乳清粉则是从国外进口的。目前我国大型骨干企业自有奶源的比例达到40%,有一些还超过60%,部分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在原料生产上也开始实施全产业链管理,所用的生鲜乳全部是来自自办牧场的高品质生乳,而乳清粉、乳糖、乳清蛋白粉则全部从国外进口。针对乳清粉、乳糖和乳清蛋白粉我国也定有质量安全标准。
两会时,很多人对农业部“99%的乳品都是安全的,只有1%不安全”的说法持有不同观点,今天(28日),工信部和乳品工业协会对此作出明确表态,称目前在婴幼儿乳粉的生产环节上,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派监管员驻场监督,强化对原料产品的监督抽查,工商管理部门则对经销单位实施许可证管理,强化对市场流通产品的监督抽查。四年多来,相关机构的产品抽检的合格率达到99%以上;2011年和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检国家乳制品样品128240个,产品合格率达到99.74%,这样说来,国外的产品并不比国内的产品合格率高。
了解更多:
乳协:国产奶粉月月抽检 主流品牌100%合格
“我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是根据中国人体质和健康需要制定,符合中国宝宝的健康需要。”刘美菊说,而在国外购买的产品是根据外国人健康需要制定的,不一定符合中国宝宝,如果过度依赖国外进口奶粉,不一定能满足中国婴幼儿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