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视察深圳的象征意义

新闻编辑
33920新闻编辑VIP
2012-12-08 22:04:06
33920 2012-12-08 22:04:06
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2月7日抵达深圳,展开其上任后首次离京视察。消息指出,今日下午深圳前海附近道路畅通如常,当地没有出现欢迎横幅和列队迎送环节。据悉,中央高层一行周末将到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献花。

深圳这个地方,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政治寓意。就像遵义、延安、西柏坡被打上毛的标记,成为毛泽东时代的政治象征一样,深圳被牢牢的打上了邓的标记,成为邓小平时代的政治象征。

想到深圳,人们除了想到邓小平,一般情况还会想到和邓小平密切相关的两件大事:改革开放和南巡讲话。这两件大事在中共历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转折意义,被广泛认为是扭转了中共的政治方向,挽救了共产党的政治生命,改变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积贫积弱的穷国面貌。

中共领导中国搞经济建设能有今天的成就,中国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当然也包括今天社会上被左、右两派批评抨击的很多问题,都与这两件大事和深圳这个地方密不可分。

某种意义上,如果说共产党因为是从延安、西柏坡等地通过发动武装斗争取得革命胜利而把延安、西柏坡等地视为中共政权的诞生地,那么被邓小平打上改革开放和南巡讲话烙印的深圳则可被视为中共获得新生的地方。被反右、大跃进、文革等政治运动折腾得奄奄一息的中共,是藉由在深圳开启的改革开放获得新生,执政合法性得以延续。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习近平上任后的中国又再次面临向何处去的尖锐路线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天的媒体舆论对政治路线的热议和三十多年前的讨论极为相似,但与当年相比,无论是外部国际环境上、国内经济基础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和当年大不相同。这次选择,也因此而必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和国际格局转变带来新的更大的震撼或更剧烈的冲击。中国可能将在未来十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还将彻底扭转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形成的国际格局。

习近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总书记岗位的,中共十八大也因此而举世瞩目。从十八大政治报告和习近平当选总书记以来的多次亮相讲话分析,习近平时代将继续坚持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改革开放前的“老路”和被中共从政治性质上定义为“邪路”的西方政治道路,最起码目前不在习近平考虑之内,无论寄望习近平成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还是成为大陆的蒋经国,都不切实际,一厢情愿。

从习近平当选以来的言行分析,他倒有成为另一个邓小平等可能。有海外媒体曾称习近平为“年轻版邓小平”,这个认识在国内政学媒体各届高层都已获得广泛认可。从习近平的政治身世、历次亮相讲话的身体语言,尤其是从他首次出京选择深圳这个地方判断,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已经初步显露出“年轻版邓小平”的峥嵘,或者说他已经开始展示其推进改革的决心。
 
当然,习近平能否真正成为“年轻版邓小平”,能否像邓小平那样体现出极为难得的担当精神和政治魄力,能否像邓小平一样扭转乾坤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能否把中国带领到真正世界一流强国的地位,能否像中共宣传的那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更多时间来观察判断,当前的分析预判也未必就完全正确。

深圳对习近平个人还有另一层特殊意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习近平之父习仲勋曾受邓小平委托到广东主持工作,被认为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和深圳市港口城市建设的第一批有功之臣。八九年后,已被调往中央工作的习仲勋因为同情学生被边缘化处理后离开北京到深圳,长期在深圳居住。习仲勋去世后,齐心的大部分时间也住在深圳。所以,对习近平而言,他将首站选定深圳,祭祖味浓。
游客
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或者 注册
weixin
特茹河之声

每一天,发现生活之美!

微信公众号:portugal_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