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早我来公司,同事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感到难以置信。收到葡华报发出的讣告后,我愈感悲伤。
15年前,我买了台葡语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打电话给詹亮,希望他能帮我装个中文系统。他驾着一辆吉普车与夫人一起过来。那是我第一次与詹亮夫妇见面。这之后,我经常写些东西投稿给葡华报社,于是和詹亮夫妇及葡华报的编辑们逐渐熟络起来。而后,我还做过一段葡华报的特约记者,负责每周的侨界新闻与评论。
在葡萄牙侨界,詹亮一直用自己的影响力作出贡献。我想詹亮的事业,与徐英丽女士长期默默地支持是分不开的。
我曾经问徐英丽女士:社长为侨社做这么多事,你没怨言啊?她用清亮而温和地语调说:他就是这么个人。我想正是徐女士这样完全地支持,詹亮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在侨界的工作。
在报社期间,我与詹亮去过葡萄牙北部拉过赞助,去过西班牙马德里拉过广告,报社仅能维持收支平衡而已。英丽女士则独自在里斯本Rossio照看一家小店,销售女士包与饰品。小店停业之后,詹亮夫妇在Porto alto开了一间批发鞋子的商铺,可能由于对行业不太了解,也没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自此后,英丽女士就一直在报社帮忙,有一段期间她还亲自下厨为员工做饭。
那些年,詹亮夫妇在事业上,在我看来,其实和大环境是有些不相称的。因为那几年,正是华人零售业大爆发时期,造就了一批华人“富豪”。近一两年,我一直忙于自己的工作,鲜有和他们见面,有时候也只是在微信上聊一聊。在媒体上看他们在新传媒等业务上取得的卓越成绩,实在为他们感到高兴。
在他们这样的事业上升期,在其儿子已大学毕业,夫妇俩可享受更多闲适美好时光的时候,英丽女士以这样的方式离世,令人猝不及防,令人扼腕痛惜!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我仅以个人名义向詹亮及家人表示深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