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戏班子在曼谷惨淡经营,至今犹存/纽约时报。

帕克
61221帕克管理员
2013-04-28 02:12:03
61221 2013-04-28 02:12:03

一个由蔡班楚(译音)带领的在曼谷巡回演出的华人戏班子。

曼谷 -- 睡得像狗,吃得像猪,穿得像天仙。

      这是一个巡回演出的华人戏班子演员,描述的戏班子生活。他们是生活在曼谷的吉普赛人,拖带着自备的舞台、服装、乐器、吊床以及做饭的家什,穿行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在一所所中国寺庙间走穴赶场。

        他们身着华丽的古装,游走在远离城市喧闹繁华的小街陋巷里,每当他们搭好戏台子,小街里便锣镲铿锵,鼓点喧天,和高亢的唱戏声汇成一片。


        这是演绎古代故事,正在日益萎靡的一种艺术。在大型购物中心和多映厅影院 抢走观众以前,这种戏是演给那些数量日渐减少,岁数却日渐增高的老年泰国华侨看的。但演员们说,观众的数量并不重要。他们是在更高的境界中演出。


       剧团老板,53岁的蔡班楚说:
“终有一天,观众会走得一个不剩。”
“这确实让人失望,但是,我们不是为观众演出的,我们是为神仙演的。”每次演出,演员都要祭拜庙里的各路神仙。

        一共有20个到30个人数最多能达到30人的戏班子,在曼谷巡回演出,他们有时候还会下乡。当地的寺庙会筹钱付他们演出费,每晚演出费从700美元至1000美元不等,有时可连续演出长达9个晚上。一个老演员每月可以挣600多美元。


        这种艺术来到东南亚是随着移民出现的,泰国成了这一地区中国传统戏的中心。


         泰国人口中大约14%是华侨。过去,这些戏班子都是在剧场里演出的,  但是随着老一代戏迷的日渐减少,而且有些老人现在呆在家里看戏剧录像,演出不得不搬出了剧场。


        像这种戏一样,演员有时候也成了正在消逝的传统中的遗迹,他们在很小时就被卖到戏班子里,他们在戏班子里长大,除了学戏,没学什么文化。他们中一些是华侨,还有很多是泰国的农民,他们不会说中文,要靠死记硬背戏词。那些不识中文字的,就必须靠听来记住台词。


         Sunee Obthong 5岁的时候,就被她的父母卖到了戏班子里。她说,因为她太小,戏班子只给了她父母相当于现在100美元的卖身钱。卖身时还规定,她以后就是戏班子的人了,从此不得和父母再相见。

         她把一只手在空中挥了一下说:“他们使我和父母骨肉分离,唉呦呦。”“我小时候特别想我爹妈。我想知道我父母的情况,这是锥心之痛,我现在还能感觉到。她是演员中既不能读,也不会写的一个。

       最近的一天傍晚,37岁的Sunee女士,坐在一条小巷舞台背后的一张小巧的移动梳妆台前,演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几乎让人没法说话。

       她说话时,显得更加妩媚,她使劲描口红,往脸上扑白粉,拉长睫毛,在眼圈周围描画有戏剧效果的浓重黑线,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中国古代美人形象。

         从小离开了父母,她决心不再和自己的孩子分离,她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刚三个月大,人称钻石,就躺在她脚边的一个篮子里。

        她俯身去看他,在锣鼓喧天高音刺耳的声响中,唱起了摇篮曲,她头上戴着的精美的头饰上的链珠,垂挂到孩子的脸上,这种情形可能会吓坏一个不是出生在梨园人家的孩子。她说:”没有声音他还睡不着。“

       Sunee 女士嫁给了45岁的Tatchai Obthong,他是她所在戏班子的老板,但也是目不识丁。

        带着两个女儿,现在又添了钻石,他们和戏班子到处走,不在曼谷的家里时,就都睡在舞台下的吊床上。在后台,她刚演出完的两个女儿,身穿着戏装,一起俯身去玩电子游戏,闪闪发光的头冠几乎撞在了一起。专心玩游戏的17岁的妹妹Panida说:”这好玩多了。“”戏台子上太没意思了,而且还特别热。“但她又补充说:”可也要比上学强。“
ofa8
沙发ofa8管理员 2013-04-28 08:41
如此坚持,值得敬佩
游客
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或者 注册
weixin
特茹河之声

每一天,发现生活之美!

微信公众号:portugal_news